社刊矩阵 社保杂志 热点专题 党旗下的社保人
北京 | 张松岩: “一亩三分地”上细耕耘
——记北京市海淀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登记科科长张松岩
2021-08-09 15:00
来源:《中国社会保障》杂志
作者:文/倪文佳 图/吉莹
A+ A-

将参保企业和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,是他给自己定下的标准。作为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,他笃信,走到哪儿就为人民群众服务到哪儿,这是共产党人的“根”。

张松岩.png

张松岩正在协调各部门为参保单位解决难题。

海淀区社保中心负责全区13余万家单位、300多万名参保人的社会保险经办工作。从企业的开立到注销,从个人的参保到退休,都与登记科的业务息息相关。作为登记科的“掌门人”,张松岩早在20岁当兵时,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来到海淀社保后,他扎根一线,一干就是20年。

知道推荐他参加“党旗下的社保人”评选活动后,张松岩有点不好意思:“我只做了应该做的,既然分给了我这一亩三分地,那我就得尽力把它耕好。”

时间回到几年前的一天,4号窗口工作人员小杨的业务进展不太顺利,她所在窗口显示屏上“3126”这个号码已经停留了好一会了。“科长,这位崔先生需要办理职工养老保险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,但他的原单位已经注销,无法盖章了。”小杨向张松岩求助。

张松岩有些犯难,登记科的业务多是由单位申报的,因此材料上需要加盖公章。但如果严格执行这项规定,崔先生的业务就没法办理。这次,张松岩决定要做一次突破:让没有盖单位公章的崔先生也能办理业务。除了登记科,这项业务还涉及多个部门,张松岩协调相关部门对他的问题进行“会诊”。经过讨论,大家达成一致:对单位已注销、但需办理“转城乡居民”业务的情况,一律免去“在表上加盖公章”这一要求。随后各部门迅速接力,办好了崔先生的业务。

崔先生的难题解决了,但“转城乡居民”业务流程复杂的问题,自那时起就一直压在张松岩心里。2020年初,北京市开展社保业务经办流程优化工作,借此机会,张松岩与同事们向市社保中心提出了“转城乡居民”业务新流程的构想。

直到现在,张松岩仍记得当年初来社保部门工作时,单位和个人参保积极性不高的情形。为了宣传社保政策,他常和同事们“出摊”:到大街上、社区里发传单、搭讲台宣传政策。拒绝、不理解、看热闹……张松岩都领教过, 但他依然充满热情:“只要有一个人因为我们的宣传享受了社会保障,那我们就没白干。”

2017年,全市开展了“全民参保登记”专项行动,需要对未参保的人员进行摸底。这个重任压在了张松岩肩上。他拉着几名科室成员,连着加了几个晚上的班,将工作方案、实施流程、培训课件、应急预案等打磨成型。

虽然做了万全的准备,但拿到待入户核查数据时,张松岩也有些不知所措:平均算下来,一个街道要完成8000人的入户排查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,他立即与相关单位联络,建立起数据共享机制,通过数据比对批量核查特定人群的参保情况。由于数据量太大,电脑经常“罢工”,但张松岩手上的工作却一刻未停:他坚持每天、每周对各街镇的工作量进行汇总。数据对不上的,他就挨个打电话询问情况……一个多月后,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圆满完成。

【纠错】责任编辑:高源

基金追缴 | 基金追缴,青海筑牢“防火墙”

查看往期

微信公众号

中国社会保障杂志

中国社会保障杂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