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紧紧围绕精准扶贫中心工作,牢记驻村第一书记“抓党建、促脱贫”的责任和使命;他全面摸排掌握村情,积极投身到村民帮扶工作中,竭尽全力改善苏家峪村环境、提升村民生活质量。
任静(左)到村民家中走访。
2019年8月2日,一个普通的星期五,对于北京市社保中心四级调研员任静来说却是个特别的日子。这一天,他被组织选派到密云区新城子镇苏家峪村担任驻村“第一书记”。
密云是山区,苏家峪村是北京最东面的村。在去往村子的路上,任静的心情是复杂的,新工作岗位对于他既陌生又充满挑战,他不知道山里群众是否能接受这个从小生活在城市、性格内敛的大男孩。而且,对于自己任“第一书记”的事情,妻子的思想工作还没有完全做通。他的妻子工作忙,加班是常事,孩子小没人照顾——任静进村任职的这一天正好是女儿一周岁的生日。
从一名专职“社保人”跨界到“第一书记”,任静深知自己需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。“村里王书记已经担任了近10年的村支部书记,有着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,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。”驻村以来,任静一直把王书记当成“王老师”,一方面虚心请教,认真学习掌握农村基层工作方法,积累工作经验,另一方面与王书记相互配合,研究创新村庄发展的思路。
扶贫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的重要任务,任静的妻子很快理解了“第一书记”工作的重大意义,为了让任静全身心投入工作,她带着老人和一岁的女儿从丰台搬到密云居住。山区交通不方便,任静租了辆小车,他说:“到镇里开会、联系农产品销售、帮村民找工作,或是赶上村里有人生病去医院,有辆小车就方便多了。”
任静因地制宜,积极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。当他了解到村民自家种植的黑木耳受销售渠道、交通等因素影响大量滞销时,立即通过自己熟悉的社会资源,积极为村民种植的黑木耳寻找销路,先后销售黑木耳3200斤,助力村民致富增收。
驻村期间,任静发现苏家峪村的村民基本上都是在北京农商银行开立账户,由于该银行在新城子镇只有一家,且距离苏家峪村有5公里左右的路程,村民办理业务极不方便。当得知北京农商银行打算在部分村庄开设“乡村便利店”后,任静积极与银行的工作人员进行联系,邀请他们到本村实地考察……在任静的努力下,北京农商银行“乡村便利店”终于落户苏家峪村, 解决了村民办业务网点少、路途远、排队等候时间长等诸多问题。
任静还积极联系派出单位——北京市社保中心,入村开展“与农户手牵手为百姓解难题”主题党日活动,对苏家峪村26户低收入户从农副产品销售、劳动就业、社会保障等方面建立“一对多”长期帮扶机制;与“一村一企”帮扶单位工美集团开展“送温暖献爱心”活动;利用休息时间,走访摸清村情民意;使用“第一书记”专项经费为西梁、碾子沟自然村安装视频监控系统,实现村庄主要居住区域全覆盖;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共谋、共建、共管、共评、共享长效机制,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苏家峪村得到彻底贯彻落实……在解民忧的同时,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。



